编者按 眼下,国内消费市场日渐回暖。经历了疫情的挣扎与低谷,正在复苏的消费激活了经济,也“唤醒”了创业者。 在内蒙古自治区,今年退役军人创办的市场主体达到76753家,占全区市场主体的2.97%。这些由老兵创办的企业选择什么赛道、效益如何?一系列针对退役军人创办企业的专属优惠政策是否产生实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祖国“北大门”多个盟市旗县展开调研。 “秋天里最老的一匹黑马” 几尺迷彩布、一把军号、两个搪瓷杯、一身绿军装、一个手机支架、两盏补光灯,组成了这个5平方米的老兵直播间。 “都是通过短视频自学的,人家怎么摆,我们就怎么来。”53岁的乔利平,是这支阿巴嘎(蒙古语:叔叔)创业团里经验最丰富的一个。 这支“60后老兵创业男团”成立不过百余天。彼此并不相识的老兵能共同开启这段创业旅程,全因一个契机。 “先尝尝我们的丰镇月饼,网红产品!”端着托盘冲进直播间的退役军人张永红是合伙人之一。托盘里的月饼正是直播的主角,包装袋是迷彩色,有巴掌那么大。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丰镇月饼,焦黄的酥皮上点缀着芝麻,掰开里面没有馅儿,却散发着油、糖、面经过火焙的特有香味。“奇葩却好吃”的丰镇月饼成了网络新晋“顶流”。每年夏末秋初,丰镇月饼产业园的空气中弥漫起浓郁的香甜,各生产企业里工人加班加点、机器开足马力,备战即将到来的中秋订货高峰。 “年初,我们几个战友一合计,如果让家乡的月饼包装带上‘军味’,肯定受欢迎。”一传十十传百,“老兵创业男团”的成员很快就达到了23人。 “噌噌”上涨的,除了团队人数,还有月饼销量。不到一个月,“老兵月饼”已卖出1万多块。“咱们这5平方米的直播间这么厉害吗?”记者问。 张永红赶紧摆手,“直播间只是推广媒介,自治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帮着我们宣传,大家通过官方渠道知道有一群老兵在卖迷彩包装的丰镇月饼,觉得靠谱,这才是关键因素!” “3元多一块,礼盒才20元出头,有的战友一买就买十几盒。”说话间,负责市场营销的乔利平接了好几个电话订单,“我们男团在今年的丰镇月饼圈,应该算是‘秋天里最老的一匹黑马’吧。” 一直都被放在心上的老伙计 “媳妇每次问孩子:‘你爸在干啥?’孩子只要说‘我爸在煲电话粥’,我媳妇就知道跟谁了,只有老丁。”田东升口中的老丁,是丰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丁文。 4年前的一次谈心,让两人成为朋友。1991年,23岁的田东升退役,被分配到物资局下属的木材公司。后来,企业因经营不善破产,田东升下了岗。 “有段时间感觉自己被击垮了,什么也不想干,直到遇到老丁。”2019年,丰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刚接手工作的老丁经常约田东升到局里坐坐。 一来二去,田东升发现老丁不只是想找他谈心这么简单。“每次见面,他都给我介绍他认为我能干好的创业项目。”老丁的努力,让田东升重燃创业信心。 2021年6月,在丰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下,田东升牵头组建了丰镇市第一支“老兵车队”。为了让更多战友找到工作,车队成员全部由失业退役军人组成,人均50岁。 “上有老下有小、没专长没学历,大家都知道找个工作有多难,都特别想干好,不想丢老兵的脸。”张智作为“老兵车队”的“元老”之一,现在每月收入稳定在六七千元。 2022年,在承接工业园区废渣、市政渣土清运的基础上,“老兵车队”拓展了新业务——“老兵代驾”,为想增加一份收入的老兵提供机会,有着30多年驾龄的货运司机于立军也跟着加入了。 老于第一次接代驾是在十几公里外的郊区。将客户送到目的地后,他发现自己的电瓶车坏了,无法返回。客户知道他是老兵,不仅热心联系车辆,免费送他回家,还全额支付了代驾费用。一向话少、脾气不太好的老于,主动找田东升说了这件事,“我得好好干,让人对咱老兵高看一眼。” 如今,“老兵车队”逐渐步入正轨,老丁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和田东升通电话,问问新加入战友的情况,也唠唠最近的困难和新想法。 从“军友”康复走出的修车工 |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