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达时代集团总裁庞新星 摄影:任丽茜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朱苑桢):2014年7月10日-18日,北京市市委书记郭金龙将出访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津巴布韦。出访肯尼亚期间,郭金龙将出席由北京市广电局主办、四达时代承办的北京电视剧展播季启动仪式,以及四达非洲总部及影视译制基地奠基仪式。 四达时代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他们为何选择非洲拓荒?在非洲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带着疑问,7月8日,国际在线记者前往位于亦庄的四达时代集团北京总部,专访集团总裁庞新星。庞新星向记者表示,非常期待郭金龙书记出访非洲期间到访四达时代非洲总部,他说:“这是对四达时代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是对四达时代在非洲事业的认可。”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音像制品、国产影视剧、电视节目“扬帆出海”已不足为奇。如何让影视剧这样的中国文化产品更广泛的走出去国门,在海外运营数字电视成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新的风向标。四达时代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谈及“拓荒非洲”,庞新星表示,四达时代能够在非洲立足、发展,得益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机遇,依仗于自身过硬的硬件设施和独具特色的内容平台,更依靠于四达时代“做受人尊敬的企业”这一美好愿景。 四达时代在非洲的天线阵 走进非洲 抓住机遇 极速发展 四达时代创立于1988年,进入非洲市场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企。 2002年,庞新星去非洲考察时,敏锐地发现非洲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当时整个非洲只有一家实力较强的公司经营数字电视业务,很多并不富裕的普通非洲用户每月要花70美元才能看上数字电视,而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庞新星当时就萌生了“让每个非洲家庭都能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共享数字电视的美好”的想法。 但是,由于在政策、法律、税收甚至是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四达时代在非洲的发展并不顺利。经过5年漫长的摸索,2007年,四达时代传媒(卢旺达)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缓慢拉开了四达时代“走出去”发展的序幕。 2008年,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爆发,给遥远的非洲大陆也带来震颤。来自欧洲的竞争者由于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纷纷收缩业务、减少对非洲的投资。竞争阻力的减少,让四达时代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庞新星将四处筹措的资金果断的投向非洲市场,“包括多年的积蓄、私募资金和银行贷款全部投到非洲市场,一共投资8个国家”正是抓住了这次发展机遇,四达奠定了非洲事业的基础。采访中,庞新星形象地用“抓住机遇、疯狂发展”八个字表达当时四达人对非洲市场的热情。 四达时代播控中心 立足基础:过硬的硬件设施及独具特色的内容平台 如今,四达时代已经在非洲23个国家注册成立公司,在12个国家开展数字电视运营,用户超过400万,覆盖非洲80%的人口,已经成为非洲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广受非洲人民喜爱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正是通过四达的平台向坦桑尼亚及泛非地区播出。庞新星表示,过硬的硬件设施和独具特色的内容平台,是四达实现规模和效益双丰收的基础。 从2002年踏上非洲土地至今,四达公司已建成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台102座、移动多媒体发射台23座,在欧洲、东非和西非建成11个卫星地球站,信号可覆盖非洲、欧洲全境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同时还完成东、西非5座大型数字电视播控中心的建设,形成了星地结合的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网络体系。 此外,四达还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平台。四达节目平台共有320个频道,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及四达自办共计20套传播中国内容的电视频道。尤其是四达自办的集欧美电影、非洲影视、南美长剧、中国影视、功夫等在内的20个频道,24小时不间断播出,年节目更新量超过2万小时。四达非洲总部及影视译制基地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预计明年底建成使用后,将形成从选片、译制、播出,到版权交易的完整产业链建设。 “如果将数字电视项目比喻为高速公路的话,四达不仅负责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包括建成之后路上跑什么车、车上装什么货,提供从资金筹措到规划建设,从内容提供到运营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四达时代集团副总裁郭子琪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四达时代斯瓦西里语影视剧译配 摄影:任丽茜 做受人尊敬的企业 四达时代自开启非洲业务以来,一直把“让每个非洲家庭都能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共享数字电视的美好”奉为宗旨,同时坚持以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己任。庞新星是这样阐述四达的企业愿景:“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一定是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四达希望能真正为促进非洲社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丰富非洲人民文化生活和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普及数字电视技术,丰富非洲人民文化生活 为了普及数字电视技术,给非洲人民带来内容丰富、图像清晰、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数字电视节目,四达时代发挥自己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快推进从模拟向数字转换的进程,通过技术的改造提升真正惠及非洲人民。以四达的DTT星地结合技术为例,用户通过这项技术可以使用原来的接收天线,接上机顶盒即可看数字电视,省去了以前用户需要安装卫星天线的环节和费用;而且这项技术简单易操作,用户可以自我服务,节省了请专业的工程师上门服务的费用。 如今在非洲,只要是四达时代数字电视网覆盖到的地方,人们每月只需花费3~5美元,即可收看包括新闻、影视、娱乐、体育在内的30套各类型节目,大大丰富了非洲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随着非洲数字电视整改项目的推进,用户还有望实现机顶盒免费使用,真正实现四达提倡的“共享数字电视美好”的发展愿景。 四达时代非洲员工团队 实施本地化战略,真诚、尊重是关键 四达注重本地化战略的实施,积极发展和培养本土员工。四达在非洲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非洲员工占到94%以上;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注重本土员工的培训,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当地中高级管理人员。另外,四达间接通过数千家销售代理商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为提高非洲的就业率作出重要贡献。 本地化程度高达94%,在巨大文化差异之下,一起共事的四达中国员工和非洲当地员工,相处却十分融洽,问及管理秘诀,庞新星说“发自内心的尊重”是最好的管理。他认为,不仅要对当地的文化习俗十分尊重,对员工习惯、员工利益、以及当地法律等方方面面都要尊重。 尊重缔造传奇!2013年初,中非反政府武装攻进首都,为安全起见,四达在中非的中国员工服从使馆安排有序撤离。令人感动的是,中方员工撤离之后,四达本地员工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公司的财产和维护公司的运营。正是由于这些把公司当家的非洲员工,四达成为动乱中包括本地公司在内,唯一一个没有遭受哄抢和破坏的公司。直到现在,四达中非公司仍由当地员工在运营。 四达时代茁壮成长的非洲员工照片墙 摄影:任丽茜 搭建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达时代自开启非洲业务以来,一直以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己任。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四达时代将中国的主流媒体频道,如CCTV-NEWS、CCTV-4、CCTV-9、CNC、电影频道、凤凰卫视等分别引入四达时代的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平台和卫星数字电视平台,利用其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以较低的价格向非洲民众提供多达70套的中国节目。四达通过电视这一大众文化娱乐形式,使更多的非洲人民看到中国节目,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感情世界,进而搭建起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 |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