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非洲传奇 1、《刘建军·非洲大酋长》 自从央视《华人世界》在3月5号-6号全国两会期间播出《刘建军非洲传奇》故事后,再一次引发“议非”、“入非”热。据说往保定市政府、北京他的办公室及家里的电话和发来的信息,每天都有数百次。在北京东皇城根王府世纪大楼的商会办公室里,刘建军那几天每天接待十几批来访者,其中有要去非洲的、又从非洲回来的、有民企老板、下岗工人、也有待业的大学生,还有新疆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领导干部,北京许多报刊杂志也都接踵而来要照片、要资料、要光盘。张俊荣 谢战友 刘建军:原易县县长、保定市外贸局长,从98年那一次金融危机、上任当外贸局长,就把目光投向了非洲,因为那里没有金融危机。 刘建军引领保定和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到非洲,总爱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只有不成熟的市场才有暴利”。非洲市场典型的不成熟,因此经他介绍、安排去非洲的人成千上万、很少有人回来。种地、办农场,给当地解决粮食;产品搞加工,增加了当地人就业,资源搞开发,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到2002年就在西非拉克塔广场,当地部长、市长、酋长和上千民众参加的大会上加冕他为“六部联合名誉大酋长”。 2、《洋插队得保定村》 以保定人创办、全国各地人参与的华人部落。机械化种地,小麦、玉米、旱稻一年三季,乌干达一个和总统弟弟合作的6.7万亩地,三季就是21万亩。还有几万、几千、几百亩的。这些部落有宿舍、食堂、卡拉ok,总得有个名字吧,刘建军想:我是保定人,带大家来首先得保证大家安定,就叫“保佑安定得部落”吧,简称“保定村”。 他还亲自创作了一首《保定村之歌》: 告别家乡,挥手太行,打点行装,不在彷徨。 飞上蓝天,跨过海洋,辽阔非洲,播撒春光。 带着嘱托,带着梦想,发展友谊,共富同强。 背靠祖国,追赶世界,辽阔非洲,播撒希望。 作曲家谱上进行曲,唱起来着实给力。 3、《义利兼顾 友谊得桥梁》 近50年得非洲历史,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得历史,以掠夺为目的的西-军选择了“义利兼顾”的知道思想。他经过调查,发现中国与非洲有四个互补: 中国农民多、非洲地多;中国技术设备多、非洲加工原料多;中国产品多、非洲市场空间多;中国资金多、非洲资源多。我们需要非洲,非洲需要我们。他选择“农业落脚、加工合作、商贸发展、资源共享”的策略。解决了非洲人民饥饿的问题,他们视中国人为恩人。加工厂安排了就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共享矿产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中国农民教他们怎样种好地、养好鸡、提高牛羊的繁殖率,成了当地的专家。 4、得到多助 挥手千军又远征 中国人走进非洲,正所谓上合天时、下合地利、中应人和。“文化先行,义利兼顾,背靠祖国,追赶世界”的指挥方针,得到中非双方的认可。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和民营企业,要求到非洲创业的越来越多。到了2010年底刘建军的baodingcun.org网站,点击率就达到1.7亿人次。每天都有短信、电话、来询问赴非事宜。他和助手们每年都带出十个以上考察团赴非考察项目,跟他出去,有的在非洲租赁了土地,小的几千亩,大的几万亩,最大的维多利亚自由贸易区拥有518平方公里。由于租地最便宜的每一亩地年租金只有1元人民币,成本低,雨水足,好耕作,收成高。玉米、小麦一年能手三季,每一亩愚昧都能收获一千多斤。在非洲,有句话:“穷人吃肉,富人吃菜。”一斤白菜能卖2美元。还有榨油、水果加工、面粉加工都能有可观的收成。就拿制砖来说,一块砖在国内只能卖三角四角,而在非洲有些地方,一块砖卖一美元。有个东北的朋友赠给他一首诗: 挥手千军又远征,飞天越海洒天兵。 异邦创业洋插队,义利兼顾共相容。 尼罗河畔听手鼓,保定村头踏歌声。 中非共荣今生事,一片丹心对天诚。 5、守望使命 金融合作当先锋 为非洲人民造福,也给中国民企创造一条发展新路,早已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2011年10月,刘建军又承担起一个他从来没有想到的历史任务——到非洲收购银行,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在出发之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机关的负责通知以“为非洲人民造血”为主题,找刘建军谈话,并且带他到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成思危的办公室,探讨到非洲收购他们的银行和新建银行的工作。从未接触过金融行业的他,依然同意并人代表团团长,率团前往东非。早已做了许多前期工作的还有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欧元之父蒙代尔的儿子威廉·蒙代尔,英国著名金融专家迈克尔已经在非洲调研了半年之久。 到了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代表团进入了进入了紧张的调查研究中,会见了各界朋友了解情况,然后喝他们的央行、业务银行进行洽谈。并得到当地国家高层的接见和支持。2012年初,他又率团前往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刚果(金)等,对金融市场做了大量调研,有效地掌握了详尽的情况。特别是刚果(金),存款没有利息,而贷款利息则高达20%-30%。中国的企业到那里办银行,非常有利可图。只需一千万美元就可以开始经营。 6、诚对苍生 盈得一片夕阳红 刘建军克服许多困难,矢志不移,坚持把非洲的事做好,引起了中外媒体、中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他的做法业被世人效仿。在国内,央视2套、4套、7套、9套、10套和地方一百多家省市电视台,以《非洲保定村》、《刘建军的非洲传奇》等为题,中英文播出。《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也频频发表文章。美国《华尔街报》、英国《伦敦时报》、芬兰《赫尔辛基报》、肯尼亚《新财经报》、科特迪瓦《人民报》等也先后刊登文章和照片。这位退休多年的老局长不仅自己忙着运筹、考察,还到处作报告,因为他先后担任了北京人文大学、化工学院、解放军防卫学院、清华总裁俱乐部、北大研究生部、河北大学、河北农大、河北金融学院⋯多家大专院校的客座教授,并频频到中央、省、市党校演讲。到山西运城、黑龙江齐齐哈尔、福建厦门及许多全国会议上作报告。 当然,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他的贡献也机遇了高度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在全国性表彰会上,他先后被评为“世纪风采人物” 、“改革三十年三十个创新人物” 、“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 、“全国公益楷模”等。 跟他走出国门的“弟子”们,也没有忘记他的恩德,2011年8月1日是他六十六岁生日,从非洲回来的“村长”们,在钓鱼台国宾馆、在钓鱼台国宾馆再次为他过生日,央视主持,在中央主要领导身边负责政府宏观战略的局长和时任保定市委副书记武国堂讲话,高度评价他“能办大事、敢办难事、善办新事、真办实事”的人生态度。人们送给他的祝词、字画寿联挂满了大厅。其中金沛(矿业)集团的巨幅书法作品“静观世界求一事,诚对苍生不二心”和曲阳人送的“敢学张骞通西域,重效郑和下西洋”等巨匾,着实引人注目。 当回到保定时,华中酒店也早已布置好贺寿堂,他年轻时工作过的呼伦贝尔草原代表,为他重穿蒙古袍,一批孤儿院孩子上台念祝词;外贸老同事70多岁的史子明、亲笔写下并上台念唱赞美他的《老麦吟》;来自衡水老家的弟弟妹妹侄儿流着泪为他唱歌⋯亲友的祝福,贺喜的喜酒一致延续到8月8日。他最尊敬的省政协副主席刘德忠夫妇再次邀友相聚星光大厦。刘建军也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敬刘德忠副主席。因为刘德忠在衡水任市委书记时,曾讲到的“实力决定一切、观念一项一切、发展重于一切”一直影响着他,指导着他。 象刘建军这个年龄,本应是养花遛狗、打牌饮酒颐养天年了。可是2012年,他又担任了中非企业家投资协会、世界华商非洲联合会的会长。这年春节初七,他就带队飞往非洲,半个月行程5万多公里五个国家。4月份,又一批出访对接项目的计划分别由副会长、助理、省市代表处主任分头前往东非西非。因为在3月5日全国两会,温总理做政府报告时,央视又播放了他和他的非洲保定村,引发了新一轮的赴非热。 |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