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非视界网! | 国内频道 | 国际频道|ENGLISH

中非视界




中非视界 网站首页 中非视界 人物专访 查看内容

大德济天下 援非施华恩

2017-7-22 22:09| 发布者: 中非视界| 查看: 2360| 评论: 0|来自: 中非视界

摘要: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梦。世界是多极的,但是道德是统一的。让世界美丽、和平,是每一个人的希望。当时代的列车驶向21世纪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将睿智的目光,投向了远方,投向了战争、瘟疫、贫穷、饥饿 ...

实现中国梦,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梦。
世界是多极的,但是道德是统一的。
让世界美丽、和平,是每一个人的希望。当时代的列车驶向21世纪时,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将睿智的目光,投向了远方,投向了战争、瘟疫、贫穷、饥饿的非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有着传统道德理念的刘建军,决定在有生之年,将理想的光芒照射在非洲大地——用中华的道德、中华的智慧,改善非洲贫穷落后的面貌,让非洲的人们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
这一决定,一晃就过了十五年!
 


在非洲,他是最尊贵的中国客人
 

    如果你没跟刘建军一起去过非洲,你不会相信,当他下了飞机,总理府的大客车已在贵宾室门外等候,乐队奏友谊曲,陪他绕场一周,警车开道,送他的考察团到宾馆入住。
    他可以由第一夫人陪同,在总统府进餐,他离开非洲时,总理送给他礼物,副总统接他到私人别墅做客。
    如果你没参加过他的生日聚会,你也不会相信,他66岁时,跟他到非洲创业的杰出青年任文波,为他在钓鱼台举行宴会,央视的人主持,春晚的人演出,中央机关的人讲话,著名演员王星军为他做现场摄像,祝福他的字画装满了小车的后备厢。
    如果你没点击过他的网站,你也不会相信,他的非洲保定村网站点击率已经超过1.7亿人次,他的国内外分会、专委会已超过170个,研究院所也达到13个。
    如果你不了解他的历史,你更不会相信,他只从担任保定市外贸局长十五年来,先后获得“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奖”,“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位创新人物奖”,“最具创新力人物”和“共和国百位公益楷模”等称号。
    国外的奖励就更令人难以置信了,2002年,他在西非拉克塔广场千人大会上,科特迪瓦利达夸西部长,嘎扎嘎奏市长为他披上了“六部联合名誉大酋长”的金丝长衫;2004年布阿弗莱市长赐予他荣誉公民并赐予法国名字“里纽”;2009年,尼日利亚授予他“打开非洲大门金钥匙”;2008年在乌干达他当选518平方公里自由贸易区(保定村)的中方主席,2012年在坎帕拉赐予他荣誉公民和英语名字“杜勒瓦”;2014年6月29日,非洲发展联盟在北京亮马河会议中心隆重表彰为非洲社会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物,授予奖杯和奖状,亚洲区27个获奖者中仅有两个中国人获此殊荣,他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不注意,你也不会发现,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及新疆、河北等省市媒体,还有《纽约时报》、《伦敦时报》、《海湾资讯》、《华尔街报》特别是乌干达、肯尼亚、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的主流媒体,都宣传过他,刊登他的事迹,刊发他的照片。
      如果你不注意你更不知道,他十五年在非洲建立了多少“保定村”,有多少人跟他在那里“洋插队”、办工厂、办服务业、开矿卖矿石,还有许多非洲人来中国办公司、办刊物、表演舞蹈.......
      可能你在北京、上海、天津、秦皇岛、运城......参加过他召开的会议,通知一百人,一定会有两百多人到会,他还在北大研究生部、清华总裁班、北京化工学院、防卫学院、人文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大讲课,在他的书柜里,仅客座教授的证书就有16本。
    一个担任过书记县长局长的人,一个七十高龄的老者,哪来的这么大的精神头?到他的办公室一看,你就明白了,他办公室对面墙上有一首他作的诗:“挥师千军又远征,飞山越海撒天兵。屯垦异邦洋插队,义利兼顾共相融,尼罗河畔听手鼓,保定村头踏歌声,复兴大业今生事,一片丹心对天诚。”
     不,还有一首他作词的“非洲保定村之歌”,也能体味到他的情怀,“告别家乡,挥手太行,带着嘱托,带着梦想,飞上蓝天,越过海洋,辽阔非洲,播撒希望......”
他的协会成员都和他一样,是善于创业的精英,有各自辉煌的经历和坚定的梦想,他的顾问团队首席顾问的名字耳熟能详,他就是世界最杰出的经济学家,被称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
他还有个专家团队,除了社科院的权高磊主任外,还有外交专家,经贸专家,比较文化专家,社会科学专家,工程技术、电子通讯、文化艺术、军事知识、管理科学专家等。
刘建军实行的是单元管理法,两千人的队伍,各自为战,他身边只有少数助理,刘建军说,他搞的是概念经济,是超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科技经济之上的导向经济。他的理想是,用中国的经济列车带动非洲经济的腾飞,让非洲的人民告别贫穷,告别苦难,告别战争,告别饥饿。
以德服人,用善心感化外邦乡民
    有人说:你不愁吃穿,千万别去非洲“受黑罪”,“吃非苦”。
    刘建军说:没有人愿意经历苦难,而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有人说:“非洲那么远,人生地不熟,战乱、疾病、炎热,去了就回不来啦。”
    刘建军说:“人生不在于一帆风顺,而在于屡赴屡起,不在于得抓到一副好牌,而在于把一副坏牌打好。”
    有人说:“非洲小偷多,许多人手里有枪......”
    刘建军说:“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之上,把周围的人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
    是啊,刘建军走进非洲的第一件事,就是积累朋友,他每次总带些中国的特产,字画、唐装、旗袍、手机、茶叶、首饰等工艺品.....更带去了他的真诚。带去非洲最需要的—生产粮食的技术、农具和种子。
    初到非洲,朋友问,“刘先生这次来想做些什么?”
刘建军欣然回答:“我听说这里粮食不够吃,我想来这里种粮食。”
当地朋友手一拍:“好,真正的拉菲克,阿哇由。”
就是十几年前在当地承包一亩地,种49年,才49元人民币。他还有一个独特的理念—包容当地的一切不如意。在克拉塔,“保定村”的中国人抓到一个从地里偷了半袋玉米穗的小伙子,问刘建军怎么处置,刘建军跑出屋子,马上让人把捆黑人的绳子松开,善意地批评那个小伙子说:“这么热的天,你到地里弄玉米多累呀,需要找我,院子里一大堆,你就拿嘛,我们不是朋友吗?”并命令帮助把那个小偷的袋子装满,交到小偷手里。
     小偷愣了一分钟,“扑通”跪下来哭着说:“我给你们当保卫,不丢一粒玉米,我不要工资,只吃一顿午饭就行。”后来,他成了这个村的村长。
     当地的政界、军界、社会朋友越来越关心他,保护他。
     2004年,刘建军带着运城的企业家考察克拉塔。刚出首都,一个当地军人拦住车说:“利达夸西部长让你们马上回住地。”当回到住地门口,又一个军人说:“利达夸西部长让你们马上回中国。”并带去了提前回国登机的手续。刘建军不知所措,只好听从他们的安排,拿着他们给准备好的手续,去机场登机回国。当到迪拜转机时,才从电视上看到,科特迪瓦和法国打起来了。
也是在西非,刘建军带6个人踏查矿山,在山里迷了路,又没有住所,只好在山顶一颗大树下过夜。当天亮时,发现树上一条七八米长的大蟒蛇,伸出舌头在他们的头顶上左右摇动。刘建军推醒并拉着睡在两侧的同伴,一下子滚出十米远,几个朦胧中的同伴,吓得大哭起来。
    
    还是那年,城里发生了枪战,刘建军和伙伴们躲在朋友家,忽然大门被砸的咣咣响,别人都吓呆了,刘建军从容的走过去把门打开,一个黑人用枪指着刘建军说:“你是日本人吗?”“不,我是在这种地的中国人,”那个人马上点头后退说:“对不起,打扰了。”
    待了一会儿,又有人敲门,刘建军又从容的打开门,发现还是那个人,边点头边说:“能给点水喝吗?”刘建军马上找来瓶装水,并给他装了六瓶,那个人再三感谢走了。平静之后屋里的人,说:“吓死了,你怎么不怕他们?”刘建军说:“我有中国人献爱非洲的底气,凭什么怕他们?”
    你以为只有在非洲才遇到风险吗?不是,在国内也遭受了多次苦难,北京一个周刊记者叫刘彦,因为去保定市没有接待好,回来发表文章攻击非洲保定村是假的,当刘建军拉着二十斤土地使用证,各种文件,资料等找到总编时,总编马上通知把攻击的文章从网上撤下来,并对刘建军说,你没看攻击你的记者叫“刘彦”嘛,就是流言蜚语,没关系的,你自己别在意嘛。
    2010年,石家庄市一个晚报女记者叫吴潇,到保定偷拍了几张照片,发表在报纸上攻击刘建军的“非洲神话”,刘建军也拉着箱子找到总编和主任,主任说:“哎,别拿这小报一个稿当事儿,她只是一个实习生。你看标题后边有个问号,记者自己否定的意思,再说,记者名字叫吴潇,就是“无效”的意思,刘建军听了他的解释,啼笑皆非,差点吐了。
   刘建军告到石家庄长安法院,判决报社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费。
   刘建军爱帮忙,为他曾任县长的易县卖了一个龙砚,办案的怀化公安人员认为买方支出的款项系非法所得,不容分说查封了他的账户,粗暴执法形同土匪,还“调查”他身边的人,恐吓威逼,迫使他们证明:“刘建军不是商会的人。”逼他们写证明刘建军的机构”未登记“,有的说“不认识”云云。仔细想来,国内给他带来的麻烦比非洲多多了。
    很多人对他说:“建军你放弃吧,不要让自己去担风险。”刘建军总是重复他的口头禅:“没有风险就没有历史,没有英雄;没有哥伦布的风险就没有美洲大陆;没有张骞的风险就没有丝绸之路;没有郑和的风险就没有南海通商,没有杨利伟的风险就没有神州5号,中国革命历史上最大的风险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让专家讨论,那雪山,草地,大渡河一概不能走,可毛主席和他的革命队伍走了,走出个新中国。”
数罢郑和应数君
    不知多少人,问过刘建军,去非洲苦不苦,累不累,难不难。刘建军自豪地说:“苦、累、难这三个字,我一生都没有讲过,不信你去问我的妻子,儿女和亲友。”
    当县长,组织上给他派了一个保定的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易县,且不说他做了些什么,就说他离任时,一千多人送他,沿街往他小车上扔花,还有人当场送他一幅字,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对他好评:“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甘苦心自清,来去两袖风。”
   
    二十世纪末那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我国外贸出口遭遇寒冬,组织上把他调到保定市外贸局,当党委书记兼局长,他经过调研,发现非洲没有危机,制定了“六月行动计划”,开始闯非洲。即使到了政协,也没有停下,一坚持就是十五年。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80年代末,他做为唐县的父母官,写信反映某地委书记儿子开车轧死人的事,被以诬告他人罪,开除党籍,他历时1126天,官司打到当时总书记面前方得以平反,后来的电影《古城悲歌》,纪实文学《官司惊动中南海》,《冤案惊天》《当代杨乃武冤案纪实》和刘迁写的《天秤》等,都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了这件事。
    如今,一个以赞誉他为主题的中非文化广场书法碑林即将在他的故乡景县落成,除了雕像外,有一百多个雕碑都是写他、评价他半生经历的书法作品,在这些书法作品中,有一篇这样写到:
    “败不低头挫不沉,难不声张苦不吟,非洲创业心如铁,数罢郑和应数君。”
    一个了解他的河北省贸促进会副会长硕晶忱,读了作家刘迁写的纪实文学《天秤》后,欣然写到:
“几度识军不知君,读罢《天秤》始见真,为官与民情鱼水,谦诚朴和公仆心。挥笔如刀英雄胆,敢斗腐恶不顾身,归年不甘抚昔日,非洲躬耕‘保定村’”。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