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非视界网! | 国内频道 | 国际频道|ENGLISH

中非视界




中非视界 网站首页 中非视界 中非聚焦 查看内容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2017-8-25 18:37| 发布者: 中非视界| 查看: 2494| 评论: 0|原作者: 谭学韬 孙孝云|来自: 中国投资

摘要: 走进非洲,关键是从市场规则、文化传统、民生发展等方面切实融入,实现互利共赢。●做好风险管理●多方面融入非洲走共赢之路2017年7月11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下称中水电公司)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业主 ...

走进非洲,关键是从市场规则、文化传统、民生发展等方面切实融入,实现互利共赢。


 做好风险管理

 多方面融入非洲走共赢之路

 

2017711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下称中水电公司)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业主人员培训隆重开班。此次培训由几内亚能源水利部和中水电公司共同主办,是双方近年来在凯乐塔水电站和苏阿皮蒂水电站合作基础上,着眼几内亚能源领域长远发展,致力于企业属地化管理的重要创新性、历史性举措。这一合作项目也映证了中水电公司与非洲共建共赢共发展的合作理念。

 

做好风险管理

中水电公司深耕非洲市场50多年,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企业发展战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这建立在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能力提升基础上。致力于属地化经营,关注民生,融入当地,做当地百姓最真诚的朋友,是我们的基本价值观,而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风险防控。

 

非洲市场有其特殊性,多数国家市场环境欠成熟,相应体制不健全成为外资入驻的掣肘之一,尤其随着中非合作进一步广泛深入,中资企业参与非洲经济发展的分量逐步增长,与之而来的风险更趋于复杂。因中非市场环境、文化形态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作为最早参与中非合作的企业之一,中水电公司从传统的承包领域,到EPC总承包和投资业务并行,并无现成的经验可循,靠摸着石头过河,随着风险事件库的不断充实,全面风险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完善。从以下两个实例,可以简略地看出,有效的风险管控对促进友好合作如何重要。

 

从标准选择上防范进度风险。广大非洲国家对经济发展具有迫切需求,在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有工期紧的共性,尤其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资源组织手段受限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项目工期往往存在违约风险。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对于工程承包业务,技术标准是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欧美标准仍是非洲市场的主导者,对中资企业而言,承建欧美标准下的工程项目,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近年来,我国水电行业发展迅速,中水电公司的母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已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企业,在水电开发建设、流域综合调度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因此,在技术标准上我们有充分的自信,这成为与几内亚业主达成一致的基础。在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强度施工,难免遇到疑难,凭借对中国标准的了如指掌,中方工程师予以一一高效攻克。电站提前半年投产,中国企业的效率和质量折服了业主团队和法国团队。

 

缜密部署控制安全风险。安全管理涉及工程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等方方面面内容,在非洲市场大部分区域,疾病风险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以几内亚为例,除疟疾、霍乱、伤寒等威胁员工健康外,2014年一度爆发埃博拉疫情。疫情肆虐期间,凯乐塔水电站正值施工高峰,对工程抢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中水电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物理隔离,建起安全防线。水电站提前投产之际,埃博拉疫情仍未解除,而施工高峰期3000多名中几员工全部安全,无一受到疫情侵扰。

 

此次疫情防控成功,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经验:一是响应要快,即风险意识要强、行动要主动。在知悉疫情消息后,中水电公司立即采购防护服、消毒药剂等,并第一时间空运至项目部。二是信息全面准确,并做到理性分析。疫区相对封闭,导致内外信息不对称,项目部与几政府主管部门、世界卫生组织、我国驻几使馆、中资机构,以及相关诊疗机构等,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掌握全面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三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遇到如此高危的疫情,单靠自身力量布防很难做到缜密,需要内外结合,利用好当地资源,如政府、防控机构以及我国援几医疗队、疾控专家等,与业主方分工协作。四是防范措施要到位。现场有不少当地员工的家乡在重疫区,项目部与他们协商疫情结束前不回家,并安排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员工的广泛大力支持。疫情防控重在细节,不让一名可疑人员进入工作区,不让一名进入工作区的人员不提前消毒,此类种种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

 

风险管理的终极指向是实现目标。通过全面风险管控,展示企业履约能力和负责任的跨国企业形象,作为合作关系的推动主体,切实促进双边进一步深入广泛合作,加深双方历史友谊,实现互利共赢。

 

多方面融入非洲走共赢之路

走进非洲,关键是从市场规则、文化传统、民生发展等方面切实融入,实现互利共赢。50多年的深度合作,中水电公司服务东道国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改善基础设施。中水电公司在非洲建设了数百计的大坝、公路、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当地百姓的幸福指数获得极大提升。以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为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库容约30亿立方米的水库,灌溉面积达50万公顷,为700万人口解决灌溉用水,为3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保障,苏丹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因此直接受益。

 

提供能源动力。因为电能的极度欠缺,“黑非洲”成为贫穷落后、发展乏力的代名词。开发建设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是中水电公司主业。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投产后,促使几内亚可用装机翻番,首都及周边11省区共计400余万人从此告别缺电历史,几内亚进入能源自给自足时代。当前,乌干达伊辛巴、几内亚苏阿皮蒂等水电站正在建设中,随着这些电站投产,非洲国家发展将注入新的动力。

 

刺激经济繁荣。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迟缓,缺乏有力引擎,大型项目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工程实施中需引入通信、运输等合作商和服务商,通过经济的联动效应促进整体繁荣。几内亚一家与凯乐塔项目合作的当地运输公司,随着工程推进,服务能力和水平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增加当地就业。一方面指劳动力就业,中水电公司致力属地化经营,大量聘用当地员工是重要措施之一,其中正在施工高峰的塞内加尔AMT高速公路项目,为当地提供了1600人直接就业和4000人间接就业。另一方面指技能培训和管理培训,授之以渔,长远地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在几内亚,大量熟练的电工、焊工、机修工从项目中成长起来,而今经层层选拨出的业主人员正在河海大学开展管理培训,单从劳动力就业而言,无疑将影响深远。

 

助力公共服务。中水电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如为当地修路搭桥、抢险救灾、修缮学校,等等。在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附近,中水电公司种植了一片“中苏友谊林”,成为荒漠中的绿洲,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造福周边民众。在几内亚,中水电公司在项目附近村落修建了清真寺,供周边群众开展宗教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庄多年无正式宗教场所难题。今年513日,中水电公司支援修缮的乌干达纳卡坎瓦小学完工,在校舍揭牌仪式上,师生家长一起鼓掌喊出了“Thank you China”(感谢中国),这句感谢意味深长。

 

中水电公司的非洲之旅即为互利共赢之路,未来水电发展看非洲,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多样化合作模式和路径,做强做优主业,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建设事业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编辑:周洋)

 

中水电公司走进非洲进程


20世纪50年代后期,非洲国家陆续与我国建交。与中非友谊同期起步,中水电公司在60年代早期便代表国家开始在非洲组织实施水利水电等对外经济援助项目,执行的首个项目是援几内亚金康水电站,1963年启动筹建,1966年竣工投产。为纪念金康电站建成,弘扬中几友谊,几内亚央行在5千面额纸币上印上了电站图案。2015年8月,在经历严重埃博拉疫情情况下,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提前半年投产。此前5月,几内亚央行首次发行2万面额纸币,刊印了凯乐塔电站图案,成为中几友谊的又一见证。


从金康电站到凯乐塔电站50多年,正是中水电公司在非业务从援助、承包到EPC与投资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史。中水电公司是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历史的见证者。 


近几年,中水电公司在非成功建设了苏丹麦洛维大坝、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毛里求斯巴加泰勒大坝、阿尔及利亚德拉迪斯水坝和玛乌阿纳水坝、摩洛哥拜-本高速公路、加纳农村电气化工程等一系列水利水电和基础设施项目。随着以PPP模式投资开发的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和苏阿皮蒂水电站逐步投产运营,公司非洲市场已从“传统承包和总承包”业务格局,发展为大型EPC总承包、清洁能源投资开发并轨发展,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新型业务结构。正在建设中的乌干达伊辛巴水电站、塞内加尔AMT高速公路等项目呈现出较多亮点,正逐步将双方合作引向新的高度。


(文 谭学韬 孙孝云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中非视界 ( 京ICP备12008728号-9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